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通讯员 蒋林杉 张洁)10月25-26日,第八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bwi437官网举行。
bwi437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宏达在致辞中表示,党史研究不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未来的重要基石。青年学者应当加强合作,携手奋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分享真知灼见,交流前沿思考,共同为党史研究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中共党史研究》主编沈传宝在致辞中表示,青年论坛是杂志服务学术研究、扶持青年学者的重大努力和重要平台。青年学者要努力通过深入扎实的党史研究,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能等问题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
开幕式由亚洲必赢国际437院长毛华兵主持。
为充分研讨,会议设立四个分论坛。圆桌讨论时,《苏区研究》郭若平表示,应将“老党史”研究传统与历史学方法融会贯通。研究者应明确党史研究的历史行为主体是“党”,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党史研究的主线。
bwi437官网教授赵凌云提出,以党的“工作史”统率各类党史研究,将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范式有机地吸收进党史研究中,避免党史研究碎片化。
南开大学教授李金铮认为,青年党史学者不应当丧失研究宏大问题和提出新理论的勇气和热情,并提出“纵向打通,横向打通,中间打通”的“三通”理念,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国芳指出,青年学者应抓住矛盾冲突的关键点作为论文选题的突破口,不要“走马观花”、轻易地转换自己研究的主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海荣提出,青年学者要做到真正的“下沉”,学术共同体也应当给予青年学者更多的关爱。
南京大学教授王建华表示,人物与事件应当围绕党的组织展开叙事。要在中国共产党改造世界的逻辑中寻找解释世界的逻辑。
《军事历史研究》主编尹正达着重强调了党史研究“选好题”的关键性。《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高莹莹解析了学术史的写作技巧。
《近代史研究》编审潘晓霞介绍了史料使用过程中的甄别判断问题。
《党史研究与教学》常务副主编魏少辉强调了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等问题。
论坛闭幕式由bwi437官网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龙飞主持。《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乔君和亚洲必赢国际437院长毛华兵先后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