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必赢国际437讯 (通讯员 赵子玉 慕生彬;摄影 陈希昌 努尔拉孜 陈玉仪 慕生彬 蒋林杉 崔雨露)10月31日,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学术研讨会在bwi437官网胜利召开。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项水伦、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副书记徐本禹、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曾成贵,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彭双阶、副校长刘宏达,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清、曾侄孙恽飞等家属代表,受恽代英派遣的陕西籍李子健发展的党团员,富平县党团组织奠基人和领导者严木三的女儿严复圭、外孙张大宪等,受恽代英派遣回陕发展革命的陕籍党员王瑞轩之孙王友群、王亚明等,以及刘志丹烈士的八妹刘玉兰、白振江烈士之子白峭峰、林育南烈士长孙林荣久、方志敏烈士之孙方丽娜等革命后代家属,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赵瑱等出席,来自全国中共党史专家、相关党史研究室和纪念馆、专家学者和我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亚洲必赢国际437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bwi437官网党委书记夏立新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及恽代英烈士亲属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作为恽代英同志的母校,学校始终肩负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系统构建了“研究、传承、践行、弘扬”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学校不仅持续推进恽代英思想研究,编撰出版《恽代英全集》等重要著作,更将恽代英精神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大思政课”格局,通过多种育人形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夏立新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恽代英精神研究,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挖掘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时代价值,激励广大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项水伦在致辞中表示,湖北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孕育了以恽代英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驱。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以其为代表的革命家群体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湖北特有的红色精神文化资源。项水伦表示,恽代英在湖北求学期间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翻译的《阶级争斗》等重要著作影响深远。湖北党史研究部门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一如既往参与支持恽代英革命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宣传弘扬,与高校科研机构携手打造红色文化研究、展示和传播高地。他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永葆斗争精神,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bwi437官网校长彭双阶主持会议开幕式。开幕式上,李忠杰、徐本禹、夏立新、彭双阶、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清和我校亚洲必赢国际437李良明教授等共同为“恽代英同志革命事迹展”揭幕。随后举行手稿捐赠仪式,恽代英同志当年派遣的陕西籍李子健发展的党团员、富平县党团组织奠基人和领导者严木三的手稿,由其女儿严复圭捐赠,4000余字手稿为研究恽代英革命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最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bwi437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宏达主持专家主旨报告。

专家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恽代英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家与理论家,具备完整的教育背景与自学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他结合恽代英同志个人完成大学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军事革命实践等全景式回顾,建议可以通过系列活动为其确立历史定位,并强调应拓展其思想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将其研究与党的思想理论史结合,还原思想形成的集体智慧脉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二级研究员曾成贵在以《信仰何以坚定:恽代英早年心路历程简析》为题的报告中,解析了恽代英坚定信仰的形成过程,指出其早年经理想探索、实践检验及与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交流互鉴,最终以成立共存社为标志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武汉大学亚洲必赢国际437二级教授丁俊萍阐述了恽代英的坚强党性的核心内涵,即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为民情怀、大无畏革命气节及严守纪律,并指出其精神在当下对民族复兴、践行初心使命具重要时代价值。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陈金龙围绕恽代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展开论述,指出恽代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阐释者,也是继承者,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会长、二级教授王跃在以《恽代英与革命道德文化》为题的报告中提出,恽代英是党早期革命道德文化的理论探索先驱与实践践行者,在建党前后形成系统革命道德理论,并以自省律己、甘于清贫等行动践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及道德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湖北大学亚洲必赢国际437二级教授田子渝梳理了恽代英早期思想的三次跨度:从接受封建传统教育,到受克鲁泡特金思想影响信奉空想社会主义,再到1921年成立“共存社”标志转向马克思主义,最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其思想转变历程清晰且具时代代表性。我校亚洲必赢国际437二级教授李良明在《继续深入研究恽代英的若干思考》报告中提出,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应继续从收集整理遗著、深化文本研究、加强比较研究、研究其战友及主编报刊等五方面深化研究,并呼吁新时代青年要勇于承担深入研究恽代英的责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申富强指出,恽代英对陕西革命影响重大,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指导陕西党团组织建设到引领陕西青年学生运动,为党在陕西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







亚洲必赢国际437党委书记孙永祥主持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阶段,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清以《我所理解的恽代英精神》为题,结合家族记忆分享了对恽代英乐观主义与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深刻体悟,并对bwi437官网及李良明教授团队的研究工作致以谢意。

陕西富平党团组织奠基人严木三之女严复圭深情回顾了父亲受恽代英的思想感召,在陕西开展党团建设、启蒙进步青年的革命历程,强调要传承恽代英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赓续民族血脉。

刘志丹烈士外甥、刘志丹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万里追忆了刘志丹在黄埔军校时期受恽代英启发的经历,表达了传承恽代英革命精神、共筑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恽代英派遣回陕西发展革命的陕籍党员王瑞轩之孙王友群讲述了祖父王瑞轩受恽代英影响与指引,投身革命、英勇牺牲的事迹,强调要弘扬先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白振江烈士后代白峭峰结合亲属白振江烈士的革命经历,梳理了从恽代英到严木三、再到白振江等一代代革命者的精神传承脉络,表达了接续初心、勇担使命的决心。常州市委党史工委原主任李亚雄从学术角度阐释了恽代英在苏维埃思想与制度建设方面的早期探索与重要贡献。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赵瑱系统介绍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在恽代英革命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播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介绍了常州三杰纪念馆的建设背景、展陈创新、社教品牌、学术研究及传播拓展等工作,分享多维度活化红色资源的实践与成果。






上午学术研讨会最后,亚洲必赢国际437院长毛华兵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既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一堂生动的信仰教育课,与会专家和革命烈士后代等报告从多维度深刻阐释了恽代英革命精神的思想价值与时代意义。并就推动成果转化与精神传承提出设想,系统整理会议成果,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常态化研究传播机制,利用新媒体使红色资源“活”起来;将恽代英精神深度嵌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使其成为青年成长的价值坐标。

是日下午,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系列活动进行。与会人员首先来到bwi437官网恽代英广场,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广场上,我校亚洲必赢国际437恽代英班学生党支部自编自导的话剧《你好,恽代英》精彩上演。话剧以“国不可以不救”的呐喊开篇,串联起利群书社创办、《中国青年》办刊讨论至恽代英英勇就义等关键场景,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谋出路的鞠躬尽瘁与无私奉献,深刻诠释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尾声,同学们唱响歌曲《如愿》,既抒发了对恽代英先生的崇敬缅怀之情,也传递了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奋勇拼搏的坚定决心。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向恽代英雕塑敬献鲜花、驻足瞻仰,以庄重仪式表达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随后,来到文科科研楼一楼101报告厅,“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恽代英命名的党团组织特色主题活动举行。来自全校以恽代英命名的8个组织——恽代英菁英学校、恽代英党校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恽代英青年讲师团、恽代英互助社、恽代英青年记者团、恽代英青年领袖培养班、恽代英法治宣讲团、恽代英新闻采访团等代表与恽代英烈士家属及革命后代家属代表等参加。亚洲必赢国际437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邵莉莉主持会议。

恽代英党校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等以恽代英命名的党团组织负责人汇报实践成果和建设成效。恽代英党校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以“五个一”模式筑牢育人根基,培育全国青马工程优秀学员;恽代英菁英学校十年深耕“四位一体”培养体系,260余名骨干学员在各类平台屡创佳绩;恽代英青年领袖培养班跨专业推进三大工程,斩获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等多项荣誉,服务实践与媒体关注度双高;恽代英法治宣讲团创新“AI+普法”模式,以300余场讲座、500余次咨询获评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各团队全方位展现新时代青年对革命精神的接续传承。8个团队深耕实践、传承精神,以鲜明特色与亮眼成效践行“青年者,国家之魂”的宣言。
![]() | ![]() |
![]() | ![]() |
随后,专家学者带来深度学术分享。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李天华教授以《十八大以来恽代英研究评述》为题,梳理了相关研究的丰硕成果,以《恽代英全集》为例解读其研究价值与重点,并从跨学科视角呼吁青年学生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亚洲必赢国际437常泓副教授作《塑造革命灵魂:恽代英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探索及贡献》报告,详细介绍了恽代英在黄埔军校的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形式与机制创新实践,强调了他为党的事业培育革命骨干、为早期思想教育体系提供成功范式的重要历史贡献,明确了其“为革命铸魂的党的教育家”身份。


在各方代表发言环节,林育南烈士之孙、团风县林育南故居纪念馆法定代表人林荣久,深情讲述了林育南与恽代英从校友到革命战友的深厚情谊,回顾了林育南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解放事业的伟大人生,号召革命后代与中国青年忠诚于党、坚守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常州三杰纪念馆副馆长冯昕分享了场馆打造的“实景构建+解谜手作+NPC协同”沉浸式体验项目,该项目构建了有温度、可参与的双向互动研学场域,为红色场馆教育创新与运营提供了有益借鉴。新疆建设兵团第二中学教师樊庆军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恽代英塑像的创作历程,从历史资料搜集到人物形象揣摩,再到艺术形式设计,力求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融合,让英雄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恽代英烈士家属及相关研究者代表随后发言。严木三外孙张大宪回忆,自己退休后就着手搜集整理家中收藏的与恽代英相关的书信、照片等珍贵资料的工作,并将这些资料捐献给各大学校、相关机构,呼吁和践行“把过去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继承给年轻人”。恽代英派遣回陕西发展革命的陕籍党员王瑞轩烈士之孙王亚明叙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事业英勇抗争、顽强拼搏的事迹,寄语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传承革命先烈红色基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严木三研究学者、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正高级思政教师苏晓军分享了严木三等革命先辈受恽代英“教育救国”思想影响,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传播革命理想的事迹,强调恽代英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宝贵财富,对当代教育事业仍有深刻启示,激励教育工作者坚守育人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恽代英烈士曾侄孙恽飞就如何继承革命精神展开,号召青年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从革命先辈的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为青春理想筑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
|
|
|
最后,革命后代家属向8个学生团队赠送寄语,期盼红色精神在桂子山及中华大地薪火相传,并为本次研讨会题字留念。恽代英烈士曾侄孙恽飞、林育南长孙林荣久、陕西富平党团组织奠基人严木三之孙张大宪代表上台赠送寄语。


“教育强国,师范有为;青史如山,赤帜当风”作为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届“华师故事”主题教育“大思政课”于当晚在学校露天电影场举行,活动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暨传承恽代英革命精神”为主题,校领导、嘉宾及恽代英烈士家属等各方代表受邀观演。
|
|
|
|
“拼搏、创新、风韵、奉献、育人”的精神主线,勾勒出华师人深耕杏坛、立德树人的动人图景——他们以教育之绿浇灌时代新苗,凭创新之力扛起师范使命;回溯烽火连天的岁月,教育者的刚毅风骨未曾褪色,在恽代英 “革命火种” 的映照与《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中,华师人接续红色血脉、守护红色基因,让红色星火在桂子山上熠熠生辉,为这场“大思政课”,烙下深刻的精神印记与时代温度。
![]() | ![]() |
![]() | ![]() |
万美容教授以自身求学经历为引,生动展现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扎根育人”的信念,为在场青年学子明晰“以教育之力担时代之责”的成长方向;“恽代英同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更是华师人永远的精神旗帜!”李良明教授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开启恽代英革命故事的讲述,结合现场演绎与详实史料,还原这位华师杰出校友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奋斗的一生,深入阐释“恽代英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让革命精神从历史深处走进观众心中。


活动尾声,全场共同唱响红色歌曲,激昂旋律在露天电影场上空回荡。歌声中饱含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对红色精神的礼赞,更凝聚着新时代华师人“传承薪火、续写华章”的坚定决心。
![]() | ![]() |
![]() | ![]() |

本次传承弘扬恽代英革命精神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以学术研讨为核心、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精神传承为目标,实现了思想碰撞与信仰教育的深度融合。专家学者的多维阐释、革命后代的深情分享、青年学子的实践践行,让恽代英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鲜活生命力。此次活动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红色基因的接力传承,为深化恽代英精神研究、推进思政教育创新、激励青年担当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这份跨越百年的精神财富,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审核:孙永祥、赵慧、王海龙)